金州电力集团兴义市电力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4月11日配网停电公告 桦南县应急管理局对重点工贸企业开展“回头看” 温县争取2023年度第一批财政奖补资金294万元 我省一人获中国文联表彰 缅怀先烈、汲力奋进 陕西多种方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 昨天,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召开,2022年度平安市、平安县(市、区)名单公布,我县再创佳绩获评2022年度平安县并被授予二星平安金鼎,成功实现省级平安建设“十八连冠”!县委书记敖煜新现场领奖。 电商园区学府路电商大厦施工便道工程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 统一思想拉高标杆在推动路桥高质量发展中展现螺洋担当 马鞍山2023年第二季度船员考试计划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临泽县板桥水管所:开展防汛检查筑牢防汛防线 河池市水利局关于河池市2023年度有采砂管理任务的河道及重点河段、敏感水域采砂管理责任人名单的公示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到淮宿蚌铁路固镇制梁场检查调研 安陆烟店镇: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 门头沟区人武部党委(扩大)会暨党管武装述职会召开 【文字解读】关于印发修文县严厉打击矿产资源领域私挖盗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郓城县重点工业项目调度会召开 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区运营中心与武汉大学山西校友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学法律强意识防风险促发展——第四分公司召开“以案示警”法务交流培训会 重庆市涪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推荐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公示
保存成功
  • 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

    泸州政府网 2021-11-11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2021年11月11日下午,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黄林作主题新闻发布并回答提问。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万中顺主持发布会。

f0b02791735e4dd0a690c1451080e105.jpg

  泸州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城市,暴雨季节受雨水、洪水叠加效应影响,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同时,泸州又位于长沱两江交汇处,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紧迫。2016年,我市被列为全省海绵试点城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一种低影响开发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其核心是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建设,在充分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积、提升雨水储蓄调节功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渗透、储蓄、净化和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发力,通过健全组织体系、科学规划指引、长效机制保障、严格指标管控、精准监测评估,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初显,具体做法有:

  在城市内涝治理方面:一是对症下药,精准治理城市内涝点。全面摸排建成区城市内涝点, “一点一策”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分两批重点完成红树湾、龙城丽都、玉带河炭黑厂、忠山隧道口下穿通道等19处历史内涝点治理,基本实现大雨不内涝,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根源治理,系统解决雨水汇集问题。开展主城区道路“白加黑”改造,增加城市透水面积约90万平方米,解决了地面过度硬化问题,有效解决雨水径流快速汇聚,改善雨天路面积水情况,基本实现小雨不湿鞋。三是长效管控,确保海绵理念落到实处。科学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中心城区分为10个分区61个管控单元,分单元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和控制策略,建立起覆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的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体系,确保新改建项目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截至目前,新建商住小区、公共建筑、市政设施等209个项目落实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纳入泸州市海绵城市智慧平台实施监测、管理和评估,有效降低了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域全覆盖,过程全管控。

  在雨污水治理方面:一是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实施雨污分流,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面积共计约77平方公里,新建、改建管网共计约611公里,污水进厂浓度明显提升(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同比去年增长63.6%),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效能。基本消除了主城区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污水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水体不黑臭。二是大力推进雨水调蓄利用和污水再生水回用。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净化,并通过湿地公园、景观调蓄水体等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开展再生水配套管网的规划设计,利用污水再生水进行景观灌溉、河道补水等。在生态修复治理方面:严格生态本底保护,制定实施了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和两江四岸城市设计控制准则;加大生态修复,消除玉带河黑臭水体,实施玉带河生态修复、倒流河湿地公园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海绵示范项目,建成渔子溪公园、龙涧溪公园等海绵型生态公园,同步打造了东岩公园、驴子湾公园、佳德七中小游园等一批绿地游园,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初步形成“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的美好人居生活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约39.8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3%,有力助推长江干流泸州段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2021年6月,我市凭借扎实良好的海绵城市建设基础,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20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系全省唯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

  我市将以全国海绵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绿色发展、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抓手,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狠抓工作落实,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是构建山水城相融的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城市蓝绿线管控,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推进城镇排水系统厂网一体化运营,优化防洪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内涝应急处理能力。二是建设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实施公园绿地、自然廊道、排水通道建设、管网病害修复等工程,完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城市排水体系,整体提升城市水资源保障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再生水资源利用,建立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的非常规水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化运营体系。三是打造高品质绿色人居生活格局。统筹流域区域、城市、设施、社区四个层级,运用“ 海绵”理念,建设一批海绵型道路广场、社区游园、绿地公园等海绵示范项目,新(改)建一批海绵小区,将泸州建设成为“蓝绿交织、山水共融”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样板。到2023年底,40%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走出一条长江上游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路径。

  建设全国海绵示范城市是我市的重要机遇和重大使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筑牢绿色生态本底,建设会呼吸、有弹性的绿色生态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