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成功
  • 关于印发《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常州政府网 2021-12-09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查看原文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10091/2021-0001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十四五发展规划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供总【2021】25号 发布机构:市供销社
产生日期:2021-12-09 发布日期:2021-12-0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关于印发《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辖市(区)供销合作社、发改(经发)委(局),常州经开区供销合作社、经发局,各成员社,有关行业协会:

现将《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此页无正文)





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1月30日


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编制好我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构建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打造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先行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总体环境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完成情况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2016年以来,全市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执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文件部署,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务实进取,主动顺应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推动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1. 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全市供销合作社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狠抓综合改革落地,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第一,理顺联合社治理机制。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供销合作社成功召开代表大会,修订供销合作社章程,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配齐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固化联合社三会治理体制,完成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健全联合社三会制度专项试点任务。溧阳、金坛供销合作总社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天宁、钟楼、常州经开区重新组建事业单位性质的区供销合作社,并与武进、新北同步把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管理和为农服务工作统一归口农口,实现了全域建有县级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性突破。

第二,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打造农合联组织体系,重构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前沿阵地,常武地区农合联总数达到13家,主要涉农乡镇全覆盖。推进基层供销社建设,提升基层供销社的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溧阳、金坛累计创建省级三体两强示范基层供销社10家、省级农综社”2家。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建办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96家,升级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47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综合服务社的整体形象,拓展服务内容,巩固完善一院两超三站,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第三,维护社有资产完整性。各级供销合作社履行好出资人职责,按照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有效监管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供销合作社和所属社有企业的关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构建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资产运营主体社有企业的社有资产运行监督体制,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参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一系列制度,理顺社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社有资产运营管理。设立社有资本投资管理主体,进一步调整社有资本布局,推进企业联合合作,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成立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专项工作小组,组织社有资产清查,解决资产矛盾,保持社有资产的完整性。

2. 为农服务实力得到稳步拓展

聚焦综合改革三个更的发展导向,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积极顺应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

第一,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坚持品牌强农,加大培育优鲜到家”“茅山竹海等农产品流通服务品牌,联结50余家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基地1.6万亩,设立农产品专营店20个,年销售额1.5亿元。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线上+线下”“电商+社群农产品流通方式,建设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和城乡社区配送点,打造网上供销社,系统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累计达8.15亿元。

第二,提升农业生态服务水平。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供销合作社承接、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为主导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市域全覆盖,累计回收386.23吨,无害化处理率100%。推广苏南农资按需配送、组合套餐、技术到户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年开展技物结合服务4000余人次、庄稼医生巡诊1200余人次、测土配方1300余份,累计建办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8家,推进农飞防植保作业18.4万亩,创建绿色农资经营示范点38个,全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24.65万亩次。

第三,增强农村现代流通能力。连续多年主办、联办乡村年货大街”“供销大集等具有供销特色的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提升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展会品牌影响力。围绕夜间经济发展,创新办展模式,主办供销周末夜市,取得良好成效。围绕优质稻米、时令果品等优质农产品,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35场,依托凌家塘市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联合顺丰速运、邮政物流,组织超市、经纪人到优质稻米、时令果品等生产基地开展田间洽谈,支持前黄、郑陆等地建设田头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拓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消费扶贫进社区、进机关、进展会等系列活动,拓宽扶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消费扶贫。

3. 系统自身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市及辖市(区)相继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方案),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

第一,坚持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政治建设,自觉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各级供销合作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干事创业信念。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为农服务,坚决做到党建、业务两手抓、两手硬,把管党治党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弘扬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自觉增强为农、务农、姓农的责任担当,弘扬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始终践行为农服务宗旨,聚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彰显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各级供销合作社和市农资协会、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成员单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各种方式捐资捐物价值近70万元,发扬了团结合作、互助关爱的供销合作社精神。

第三,彰显供销合作社社会影响力。系统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综合改革实践,圆满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考核中实现争先进位,溧阳、金坛供销合作总社进入全省二十强县级社金坛区供销合作总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再度荣获2016—2018年度常州市文明单位称号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主动履职担当,抗疫情、保供应,以实际行动助农惠民,组织调运各类农资2.66万吨,保障春耕农业生产,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农户的充分肯定;发挥供销合作社双向流通作用,缓解买难卖难,帮助销售本地农产品1746.4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十三五以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有力有序推进,始终坚持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和发展壮大自身四个不动摇,农资综合服务、农产品流通品牌培育、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如:基层组织与农民利益联结性不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覆盖面不宽;供销合作社层级之间联系度不高;社有企业支持改革发展贡献力不大等。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总体要求

全市供销合作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找准三农工作定位,发挥供销合作社所具有的政府和企业双重属性的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持续将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以发挥供销系统独特优势为主线,聚焦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生态需求,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指导能力和社有企业发展能力,着力构建供销惠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助农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供销兴农的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爱农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常州市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和市委、市政府“532”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为根本动力,以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十百千万共同富裕工程为抓手,建设面向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努力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力争构建全国先行、全省领先的供销合作社新发展格局,促进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十四五期间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坚持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贯穿全局、落地生根。强化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宗旨贯彻落实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当中,聚焦农民群众和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充分调动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农技服务、商贸流通、消费服务、农民培训、资金供给等方面的资源和渠道优势,提升各项服务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全面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为契机,以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推进供销合作社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体制机制优化、深化社企改革、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等为重点,开创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局面。

——坚持市场经济方向。充分利用常州民营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的活力优势,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强化项目驱动引领,推动系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新发展,焕发新活力,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联合合作发展。牢牢把握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属性,坚持联合发展、共建共享的理念,推进不同主体、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合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农民共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红利。

第三节  改革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深入开展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行动,以特色产业为共同富裕载体,以农合联和基层供销社为组织平台,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完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供销现代治理体系、供销人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构建共同富裕新路径新平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取得重大突破,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的综合平台基本形成,在促进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 总体发展目标

十四五末,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市、辖市(区)、涉农乡镇三级供销合作社三会制度全部落实到位,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并能有效发挥阵地作用。为农服务体系更加优化。辖市(区)、涉农乡镇基本建有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更加健全。形成以市、辖市(区)流通连锁企业为龙头,乡镇、村、社区连锁经营网点为主体,与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等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更加畅通。社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大政策、项目等支持力度,促进社有经济在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等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提升供销合作社在行业发展上的话语权和控制力。

2. 经济发展目标

十四五末,系统年销售总额突破650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电子商务企业销售额超150亿元;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达到50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利润总额超5亿元。

3. 系统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组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建设百家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培育千名金牌农产品经纪人、带动万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


“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主要发展目标

类别

 

序号

单位

2020

2025

经济

发展

规模

销售总额

1

亿元

188

650

其中:连锁企业销售总额

2

亿元

89

180

农副产品销售额

3

亿元

66

300

电子商务企业销售额

4

亿元

1.8

150

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

5

亿元

353

500

利润总额

6

亿元

1.3

5

资产总额

7

亿元

30

300

所有者权益

8

亿元

10

100

基层组织建设

产业农合联数量

9

≥10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数量

10

/

10

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数量

11

/

20

建设乡村经营服务综合体

12

/

20

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数量

13

196

300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14

8

100

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

15

万亩

37

80

涉农辖市(区)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或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覆盖率

16

%

100

100

出资企业

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数量

17

5

15

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数量

18

1

10

新增或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资企业

19

20

农村现代流通

连锁经营服务网点数量

20

1372

2000

电子商务企业数量

21

6

100

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

22

6

10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库容量

23

万吨

3

30

人才队伍建设

各类培训人数

24

人次

/

4000

注:创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改造升级基层供销社、建设乡村经营服务综合体、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的数量和各类培训人数为十四五期间的累计数。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路径

第一节  深化基层组织大改革,建设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体系

1. 拓展综合服务行动,健全为农服务网络体系

以构建供销为农服务一张网为目标,打造区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农资连配服务中心,以基层供销社、农合联、农民合作社、村级供销社、城市消费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供销驿站)等为重要网络依托,建设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或供销为农服务大超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进城进超市、日用消费品下乡、农资统一配供和两废回收、庄稼医院、再生资源回收、快递收发、农村金融、政策咨询等多种服务,形成供销为农服务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网络体系。

专栏1  百家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1. 建设县域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以服务县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为主,建设区域农资连配中心,大力开展肥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两废回收处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服务。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打造2-3个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

2. 打造镇级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以乡镇基层供销社、农合联、庄稼医院建设为主,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现代流通等经营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供销为农服务大超市或乡村服务综合体,全市30个重点涉农乡镇(街道)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3. 拓展村级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加强与交通、商贸、邮政、快递等部门的联合合作,加快新建、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延伸一批村级终端网点功能,在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资商品销售基础上,增加快递收发、农村电商、社区商业、庄稼医院、再生资源回收等功能,形成优势互利、利益共享的供销+交通”“供销+快递等合作模式,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到2025年,新建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00家以上。

2. 补齐基层供销社短板,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

加大对基层供销社(农合联)投入力度,推进基层供销社补弱提质,争取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项目。基层供销社建设向两头延伸,进一步加强与城市社区、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合作,建设城市消费合作社、村级供销社,健全完善基层供销社组织体系,构成基层供销社(农合联)、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合作社等基层立体式组织网络,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专栏2  强基提升工程

1. 稳步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分类指导基层供销社优化结构,充实人员队伍,调整发展方向,促进基层供销社转型发展。通过社有资本投资、财政资金扶持、开展合作共建等方式,盘活、改造基层供销社资产资源,添置为农服务设施设备,恢复和增强基层供销社组织、服务功能。到2025年,完成基层供销社(农合联)改造提升20家以上。

2. 稳步推进农合联合作发展。重点发展一批合作意识强、带动能力强、服务水平优的区域或产业农合联,通过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实现基层供销社的迭代更新。加强农合联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拓展为农服务功能。到2025年,发展联合合作农合联15家左右。

3. 稳步推进村级供销社和城市消费合作社建设。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加快村级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发展。以促进消费为抓手,推进基层组织向城市街道、社区延伸。到2025年,发展村级供销社、城市消费合作社20家。

4. 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通过领办、参办的方式,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提升供销合作社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当中的功能和作用。至2025年,系统农民合作社数量达300家以上。

3. 推进农合联组织建设,建立经纬农合联组织体系

以农合联改革为抓手,按照区域和产业经纬思路组建农合联,建强一批乡镇农合联,推广前黄镇农合联+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农合联开展实体化运营。落实乡镇农合联长效管理,鼓励村经济合作社加入乡镇农合联。深入推进产业农合联建设,以常州十大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组建茶叶、花木、稻米、水产、果品等产业农合联,建立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开展综合服务。通过区域、产业农合联建设,建立健全经纬交错网络化农合联体系。

专栏3  组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工程

1. 组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围绕我市乡村十大产业,组建优质稻米、特色花木、特种水产、精品茶叶、生态畜禽、有机果品、绿色蔬菌、良种培育、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搭建联合合作、共建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

2. 提升产业农合联服务能力。各辖市(区)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实际,建立健全产业农合联组织体系,打造技术顾问团队,培育农产品品牌,开展农资、生产技术、生产作业、产品加工、产业信息、产业标准、育苗供苗、质量安全、公共品牌、金融支持、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

3. 发挥产业农合联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农合联为主要载体,建立互融共享机制,打造一批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深度融合的农旅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民就业,通过劳动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分红收入等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突出党建示范引领,强化组织和服务带动,推动会员共同致富。

4. 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全面振兴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与商业银行、农担公司等金融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开发供销合作社专属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供销基金投入,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降低三农成本,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5. 聚合社会资源要素,创新基层供销社发展机制

创新基层供销社发展机制,鼓励各类组织、资金、人才参与基层供销社发展,通过项目化方式发挥资金投资、人才带动、组织载体作用,通过聚合协同加快基层供销社的发展壮大和组织体系的完善。注重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等组织联合合作,借力乡镇农合联建设的政策、资源等,协同推进基层供销社发展提升。

6. 建设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创新数字供销惠农服务

率先在全省实施数字供销计划,创新数字供销惠农服务。开展供销为农服务一张网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大数据管理,打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服务网点和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壁垒,增强对农资质量追溯、农产品溯源、展示展销、仓储物流、政策咨询、农技服务、订单管理等要素的综合管控能力,着力打造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为农服务场景应用。

第二节  坚守为农服务主渠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要求,通过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推进农资服务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强化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举措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构建体系更完善、服务更高效、效能更突显的农业生产服务立体网络,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1. 开展肥药集采集配,强化保供促产能力

在溧阳、金坛、武进、新北等地逐步开展粮食作物肥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源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助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建或改造县域农资配送中心和基层农资直供配送网点,提升承担政府应急(淡季)农资储备能力,引导加大测土配方肥、绿色农药使用比例,稳定农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引导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三者共同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全域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序回收、集中贮存、统一无害化处置。积极指导系统农资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等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运用信息系统等手段加强对农资采购、配送、销售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过程监管。到2025年,实现涉农辖市(区)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或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全覆盖。

2. 搭建新型服务平台,满足农业社会化需求

以辖市(区)供销合作社为主导,系统农资企业、镇(村)级供销合作社、农合联、农民合作社为骨干,加快建立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平台,采用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菜单式、定制式等模式,重点开展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生产性服务,满足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同服务需求。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80万亩以上。

3. 创新农技服务模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

联合涉农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专家、大型肥药生产厂家推广服务人员,与系统农资企业庄稼医生和农资经营网点土专家共同形成全市农技推广体系人才梯队。创新农资+”技术服务,利用农民课堂、区域专题培训和点对点指导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4. 重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促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以市场为导向,以社有企业(市再生资源协会)为主体,加强资本与项目扶持,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分拣中心,促进传统再生资源企业从废品买卖型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支持金坛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生活垃圾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先行先试。重构城乡回收站点建设,形成辖市(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回收网络体系。推进钢材、纸张、纺织、玻璃、塑料、家电、电子产品、汽车等废旧物资分类回收。采用上门回收、预约回收等便民措施,提升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

专栏4  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

1. 支持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有效运转。加强已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打造基层综合服务示范窗口。全面整合农业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农产品储运销售及金融、电商、废弃包装物回收等全程化、规模化、一站式服务。

2. 新建或改造一批庄稼医院。重点筹建市、区级标准化庄稼医院,新建或改造镇、村级庄稼医院。配置测土配方、农药检测等设施设备,开展农技培训、测土配方、新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诊治、农业政策信息交流等服务。

3. 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每年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充分发挥供销惠农服务队旗帜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广泛宣传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肥药双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形势,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4. 推进“两网融合”试点工作。支持金坛区供销合作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生活垃圾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先行先试,为全省开展两网融合提供常州模式。


第三节  推动城乡流通大改造,完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1. 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健全现代商贸流通网络体系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巩固为农服务阵地。新建改造升级一批农批、农贸市场和农产品交易综合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田头市场,积极承接公益性农批、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护。建立健全农产品汇展中心网络体系,与供销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有机衔接,加大培育流通领域的终端销售商,在商品组织、员工培训、市场开发和客户维护方面提供专业服务,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交流和发展的平台。到2025年,连锁经营服务网点数达到2000个,新建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

2. 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流通基础保障

围绕特色产业、聚焦重点区域,布局培育冷链仓储物流龙头企业,升级农批、农贸市场及农产品田头市场功能,因地制宜配备预冷保鲜、周转、加工冷库,推广使用田头移动冷链设施,实现旺储淡供,缓解农产品产销阶段性矛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高标准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农产品一季产、四季销。开展与成熟冷链物流企业的联合合作,探索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型经营模式,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到202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库容量达30万吨。

3. 构建农产品电商新体系,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统筹开展数商兴农数字供销建设,加强与 “832平台”“鲜丰汇等电商平台的对接合作,发展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购销大户网上开店、线下配送,采用网红带货、直播营销等新销售模式,利用微信、抖音等第三方渠道和自建APP等开展线上销售,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出去。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00个。

4. 开展农业品牌赋能行动,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建立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继续强化优鲜到家”“茅山竹海”“阳湖果品等公共营销品牌的区域带动力,开展品牌赋能行动,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与电商平台、大型超市、行业协会等开展产销对接,融入长三角,走进大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常州名优农产品专场展销和推介活动,做优供销年货专场、供销周末夜市、供销大集、美丽乡村供销行等产销对接服务品牌。

5. 实施农产品经纪人培育工程,造就一支地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

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培训渠道,开展综合性农产品经纪人业务培训,提升农产品经纪人业务水平。吸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流通企业、电商等行业优秀人才和团队加入,实施农产品经纪人培育工程,选树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典型,造就一支综合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和数据库,促进农产品经纪人与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的产销联结。

专栏5  千名金牌农产品经纪人培育工程

1. 建立农产品汇展中心网络体系,打造农产品经纪人发展平台。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利用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和凌家塘市场农副产品流通优势,建设常州市名特

优农产品汇展中心网络体系,推动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地区的产销对接、项目合作,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提升经纪人活跃度和信息通畅度,准确把脉市场需求引导农产品生产。

2. 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多层次多元化业务培训,提升经营服务能力。开展供销合作社从业人员、综合性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社员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重点围绕年度销售、订单业绩、品牌推广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对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流通品牌、供销优选基地等进行评优评先并给予一定奖励,原则上每两年一评。

3. 建设田头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延伸农村冷链物流产业链,支持农合联、基层社、社有企业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完善产地预冷、仓储加工、物流配送等设施设备,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第四节  健全双线运行机制,完善供销现代治理体系

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双线运行机制要求,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健全完善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良好态势,突显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1. 全面推进“三会”制度,构建完善联合社治理体系

推动辖市(区)供销合作社进一步优化联合社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实现镇级供销合作社(农合联)三会制度全覆盖,探索推进村级供销社三会制度建设。积极巩固三会制度建设成果,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召开代表大会。规范完善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工作格局。完善监事会工作程序和规则,建立供销合作社机关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推进监督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2. 多形式壮大社有企业,实现社有经济市场化治理

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通过外部推入、内生发展形式,以领办、参办等模式壮大社有经济。推动出资企业转型发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组建供销集团公司,提升出资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加强与国有资本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流通销售等方面的业务或资本联结,放大社有资本运作效率,发展壮大社有经济。加强各层级出资企业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现代流通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出资企业。到2025年,培育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15个,新增或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资企业20个。

3. 健全“双线运行”机制,形成供销行业指导体系

加强供销合作社层级间的联合合作,强化供销合作社为成员社服务、为基层供销社服务的工作导向,完善上级社对下级社的综合业绩评价和下级社对上级社的工作评价制度,建设运转顺畅、执行有力的行业指导体系。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切实履行社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管理者和监督者职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社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以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推动出资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着力建设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出资企业经营服务体系。

4. 发挥各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协会良性运行机制

指导市农资协会、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积极发挥行业组织、协调、服务的功能,优化运行机制,促进行业改革发展。推动市再生资源协会和市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立足服务,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有利于行业协会释放活力和发挥作用的新机制。支持引导行业协会进一步树立为农服务发展方向,主动融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局,拓展服务平台,与供销合作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为农服务合力。支持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协会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5. 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农民共同富裕机制

为农村低收入农户开拓增收途径,为返乡农民、新型农民、回乡创客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基层供销社、农合联、村两委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扶基地,引导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主体,采取“一户一档、一户一策、一户一帮”等帮扶措施或办法。同时,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等非货币资产依法依规加入农民合作社。引导产业农合联以合作和联合为纽带,建立合作经营的经济实体或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建立“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社员、产业联农户、流通联万户”的共同富裕机制,带动万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

专栏6  带动万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工程

1. 打造党建示范引领帮扶基地。建立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社员、产业联农户、流通联万户的共同富裕机制,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保底收购、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增值收益。

2. 建立农民利益共享的合作联结机制。推动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更多农户共享合作发展利益。

3. 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管理机制。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档案。各辖市(区)供销合作社要安排专人负责对工程实施意见、有关文件、会议记录或纪要、工程建造全套资料、收益分配表、财务台账等材料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对帮扶农户建立专户档案管理卡,落实个人信息、当前收入、存在困难、帮扶人员、帮扶举措、带动结果等情况,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一户一帮”管理体系,做到有表可依、有据可查。

第五节  强化系统人才培育,构建供销人才支撑体系

1.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优化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供销合作社领导干部是实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要高度重视干部能力建设,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分层分类抓好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业务专题辅导和岗位条线学习,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和辖市(区)供销合作社主任、基层供销社主任、重点岗位干部开展轮训,尤其要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领域,强化系统党员干部业务培训,提升为农服务综合素养,打造一支敢担当、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供销党员干部队伍。将供销党代表派驻到各产业农合联,牵头将基层党组织建在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会员共同致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和实践导向,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机关干部参加全市基层挂职服务和到下级供销合作社挂职锻炼,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考核办法,坚持任职考察与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与工作实绩有机结合,切实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2. 拓宽“人才引流”渠道,充实供销改革发展队伍

针对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不足、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员缺少的现实问题,基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对人才的需要,拓宽建立供销合作社发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激励措施,强化开放办社理念,创造条件鼓励村两委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担任基层供销社主任,吸纳优秀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积极投身基层供销合作事业,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探索供销合作社机关与基层供销社、出资企业间的流动渠道,建立有效对接融合、人才合理使用的流动机制。

3. 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推进企业经营队伍建设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出资企业经营者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经营管理、坚持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社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组织选拔、市场化选聘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选好配强企业领导班子。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社有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专栏7 人才教育培训工程

1. 实施供销党代表派驻联系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紧紧围绕十百千万工程,以我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合联为重点,采取领导联系、供销党代表驻点、合作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农合联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落实“532”发展战略、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 实施供销合作社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行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供销合作社机关干部、基层社主任和社有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开展轮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十四五期间实现市、区、镇三级供销合作社人员培训全覆盖。

3. 实施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引进培养行动。积极鼓励村“两委”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担任基层供销社主任,吸纳优秀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供销合作社,提供干事创业舞台。联合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农资、农产品电商、农村金融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实用人才。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全市供销合作社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是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以规划为纲,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落实。

一、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动事业的根本保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从严治社各项要求,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发挥纪检监察、监事会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强对社有企业、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建立规划推进的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供销合作总社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系统各单位、各级供销合作社须参照本规划制订发展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要求。规划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与综合业绩考核挂钩。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相关工作纳入三农工作大局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争取上级及当地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实现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宣传引导。传承供销合作社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发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加强供销合作社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规范和普及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宣传引导对规划实施的促进作用,运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图文解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和解读,营造社会各界共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提炼和大力宣传规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讲好供销合作社故事,扩大供销合作社影响,增强社会各界认同感,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