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滨率队到云南省石屏县、浙江省安吉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苍溪县财政局四举措做大财力蛋糕 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案促改,进一步加强作风纪律建设_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涉及抚州问题整改工作调度会召开 以问题为导向多维度思考总结——勘察研究所召开项目总结会 引江济淮(河南段)六标项目获全标段综合考核第一名 2022年度在建工程建筑施工用品检测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科学储粮 “阔步新征程,发改这么干!”怀化市发改系统集中“充电” 省水电设计院举办“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巾帼建功新时代,逐梦水利绽芳华”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荣乌高速公路新线FJ3合同段撤销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公示 述职评议“晒”答卷锚定目标“启”新程 关于苏州市2022年度农村水利建设市级财政补助项目公示 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世界水日” 市水利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 规划到镇到村到组商洛市织密供水保障网底 衡阳市水利局:植树造林添新绿共筑生态保护屏障 通城县委书记刘中英步巡隽水河上游确保巡河见实效出成果 全省淤地坝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会在兰州召开 市水政监察支队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
保存成功
  • “十三五”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温和可控的良好态势

    三亚市政府网 2021-03-09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十三五”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

温和可控的良好态势

“十三五”期间,三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多措并举保供稳价,确保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整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十三五”期间三亚市CPI总体情况

(一)CPI整体呈温和上涨态势。

“十三五”期间,三亚市CPI累计上涨14.0%,涨幅较海南省低0.6个百分点,较全国高2.5个百分点;年均上涨2.6%,涨幅较海南省低0.2个百分点,较全国高0.4个百分点,呈现波动上涨、温和可控的良好态势,各年涨幅均在政府调控目标3.5%以内。

2016年,三亚市CPI同比上涨2.6%,涨幅较2015年扩大1.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及居住类价格上涨推动影响。

2017年,三亚市CPI同比上涨2.9%,涨幅较2016年扩大0.3个百分点。消费转型升级影响显现,食品推涨力减弱,服务对总指数推动力增强。

2018年,三亚市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2017年回落0.4个百分点。食品对总指数的贡献率持续走低,与非食品价格涨幅差距扩大。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3.1%,是“十三五”期间食品对总指数影响力最小的一年。

2019年,三亚市CPI同比上涨2.9%,涨幅较2018年扩大0.4个百分点。受非洲猪瘟影响,食品和非食品推涨因素位置对调,食品价格上涨9.9%,非食品价格上涨0.8%。

2020年,三亚市CPI同比上涨2.4%,涨幅较2019年回落0.5个百分点。结构性上涨特征继续显现,食品仍是总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图1 2013-2020年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物价走势“稳”于全国、海南省和海口市。

“十三五”期间,三亚市物价走势“稳”字当头,极差为0.5个百分点,明显小于海南省的1.1个百分点、全国的1.3个百分点及海口市的1.7个百分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三亚的指数波动曲线明显更为平稳。


图2 “十三五”期间全国、海南省、海口市与三亚市消费价格走势图(%)

(三)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

“十三五”期间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呈现“六涨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居首,累计上涨25.0%,为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医疗保健类、居住类紧随其后,分别累计上涨14.7%、1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累计上涨9.4%、8.6%、4.9%;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小幅下降,分别累计下降1.7%、0.3%。(见表1)

表1“十三五”期间三亚市八大类指数一览表(%)

项目

指数

涨跌幅

2016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累计涨幅

年均涨幅

食品烟酒

103.8

101.7

101.2

107.5

108.8

25.0

4.6

衣着

100.9

97.2

103.9

97.1

99.3

-1.7

-0.3

居住

103.7

105.2

103.6

100.8

98.9

12.7

2.4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3

101.5

103.4

101.9

101.4

8.6

1.7

交通和通信

98.4

102.1

102.2

100.5

96.7

-0.3

-0.1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0

105.2

103.0

100.6

99.4

9.4

1.8

医疗保健

105.9

104.9

103.4

101.1

98.7

14.7

2.8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3.1

99.1

99.7

101.7

101.3

4.9

1.0


二、三亚市CPI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食品价格跌宕起伏,是总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十三五”期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29.3%,是总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从各年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18年对总指数的推涨力降至低点,后触底反弹,2019年、2020年受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动食品指数大幅上涨。


图3 2013-2020年三亚市食品类价格指数

在构成食品价格的14个中类中,畜肉类的累计涨幅居首,“十三五”期间累计上涨80.7%,涨幅领先于第二位的禽肉类(累计涨幅26.4%)54.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受2019年非洲猪瘟影响,市场猪肉供应偏紧,推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十三五”期间猪肉累计上涨103.2%。从图3中可以看出,猪肉或食品对总指数的贡献率在2019-2020年大幅攀升,特别是2020年,在猪肉的带动下,食品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直接超过了总指数涨幅。同时,猪瘟疫情发生后,市民对猪肉消费信心下降,猪肉消费急剧减少,其他肉类出现了替代性上涨,是导致禽肉类累计涨幅靠前的主要因素。


图4 “十三五”期间食品及猪肉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

菜类在CPI权数中占比较大,且日常价格波动幅度大,因此也是影响总指数走势的重要因素。每年的5-10月是三亚本地蔬菜的生产淡季,需要依靠外地菜来维持市场所需。11月至次年4月是本地蔬菜的生产旺季,但同时也是三亚的旅游旺季,蔬菜需求量明显增加。因此,造成每年鲜菜价格都会在春节旅游旺季、三季度台风季呈现上涨趋势。例如:2016年2月份,春节叠加寒潮效应,鲜菜环比涨幅一度飙升至37.1%;2018年8月份,受第16号台风“贝碧嘉”的影响,在8月9日到15日期间,琼州海峡累计停航115个小时,外地菜供应受阻,当月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5%。“十三五”期间鲜菜累计上涨21.2%,是推动总指数上涨中不可忽略的分类。


图5 “十三五”期间各月鲜菜涨跌幅走势(%)

(二)服务价格稳步上行,是影响总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十三五”期间,服务项目价格累计上涨10.8%,是影响总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服务价格上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消费转型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消费需求正逐渐从传统的衣食住行,向更高层次全面发展需求的消费品转移,教育文化、休闲娱乐、健康养老消费等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高相关价格。如文化娱乐服务、旅游分别累计上涨7.4%、3.6%;二是人工成本上涨。随着三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提高,直接推高人工服务费用。如鞋类加工服务、邮递服务、家庭服务、衣着加工服务费分别累计上涨46.3%、21.0%、14.8%、11.5%;三是政策性因素影响。政府的政策性调价能直接影响到相关分类价格。如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影响,医疗服务累计上涨4.4%。

三、影响三亚市CPI运行的主要因素

“十三五”期间,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是由多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可以根据产生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两方面来分析其相对应因素。

(一)长期来看,经济形势、劳动力成本、国际市场等会对物价的涨跌产生内在、长远的影响。

1.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为物价上涨提供内在动力。

“十三五”以来,三亚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人民福祉持续改善。2016-2020年全市GDP总量分别为493.06亿元、546.10亿元、622.27亿元、677.86亿元、695.41亿元,年均增速6.4%。三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3668元,增长到2020年的34642元,增长了46.2%,年均增长7.9%。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和居民收入较快提高刺激商品服务消费需求,为物价上涨提供了内在动力。

2.劳动力成本上涨为物价上涨奠定基础。

“十三五”期间,三亚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70元调整至1670元,涨幅31.5%,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1.2元调整至15.3元,涨幅36.6%。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长期存在因素,将会直接或间接地推高农产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项目价格,对总水平的拉动作用将持续存在。

3.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传导。

近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联系日趋紧密,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度逐渐增强。国内国际货币及财政政策,原油、有色金属、小麦、棉花、大豆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工业品等价格波动将形成对下游相关产成品的传导,最终影响到消费端价格。

(二)短期来看,突发事件、特殊时期、政策性因素等会对物价的涨跌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1.突发事件对价格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两件重大突发事件,均直接影响了相关分类的市场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爆发后,猪肉价格立即呈现直线上扬走势,同时因为猪肉的供需关系,间接影响到其他肉类及猪肉相关制品的价格走势;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产生直接影响。短期内交通物流受阻,市场的鲜活产品供应不足,口罩、消毒水等物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直接推动其相关分类的价格上涨,后期疫情形势好转,步入常态化防控,但仍不可避免地对一些服务行业如旅游、电影院、交通等造成影响,开业时间延长或市场需求量小于往年,从而引起相关价格波动。

2.特殊时期对价格的影响。

三亚作为岛屿型旅游城市的特殊性,农产品外省依存度高,生鲜食品价格易受到极端天气、旅游淡旺季因素影响,波动较为剧烈。特别是鲜菜和水产品,在台风多发季和旅游旺季,因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立即上扬。当影响短期供应量的因素消失后,价格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3.政策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政府政策调控会对相关分类的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如:2017年三亚市调整管道天然气价格,带动管道燃气价格同比上涨12.3%;2020年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带动其它保险价格同比上涨1.0%;2020年海南省取消医疗耗材加成,带动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下降2.9%。

四、关于“十四五”期间稳定物价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抓牢保供稳价工作。

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的根本性因素。一是着力做好保供和提高自给率。着力解决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养殖规模和采取飞地经济等,加大扶持,扩大规模,尽快恢复生猪产能,加大畜肉有效供给。二是确保常年蔬菜基地平稳,加大淡季生产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供电供水及排洪排涝抗风等功能,稳定产量,提高本地蔬菜常年自给率不低于65%。三是积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广企业 合作社 农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大力推进城镇化、农业人口转移和非农就业,不断增强农业竞争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亩产效益,满足本地居民多元化、多样性、高品质需求。四是要继续加快建设平价超市及网点。特别是加强国有超市、农贸市场规划和建设力度,确保国有占有率尽快达到15%以上,加大评价超市、农贸市场、网点等扶持力度,丰富鲜肉、冻肉、蔬菜等主要品种投放,加大背街小巷临时市场摊位,规范管理和促进农民直销。五是加强冷库建设,特别是加大国际民生重要食品储备,确保在旅游旺季、生产淡季、台风雨季等投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度和销售占比率。

(二)强化重要商品监督,积极加强市场引导。

做好市场重要商品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及时反映月度、重要节点、主要食品特别是在鲜菜、畜肉、禽肉等重要食品的价格运行规律、特征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农业部门要合理应引导养殖户、种植户的生产方向,防止终端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三)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稳定市场预期。

多元化、恶意散播或片面解读价格信息会引发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会为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政府应加强对调控政策的解读,加大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等特殊时期,要建立市场重要商品供应情况、价格走势等信息的发布制度,增强群众信心,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