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双湖村爱心理发员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花名册
保存成功
  • 高新区(江海区):更开放更包容深度拥抱大湾区

    江门市政府网 2022-12-01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查看原文

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港口——江门高新港投入使用,为高新区(江海区)进出口贸易提供“家门口”的码头。 邱昱 摄  

 

高新区(江海区)把“侨梦苑”核心区建设工作放在侨务工作首位。 邱昱 摄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及,推进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

  这是大浪淘沙的时代。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依托区大湾区办高质量规划大湾区发展路线,抢抓历史重大机遇,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深度拥抱粤港澳大湾区。

  高新区(江海区)先后出台《江门“侨梦苑”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方案;加快建设深茂铁路江海段建设工程、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江海段)等交通项目,加快形成立体高效优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紧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与深圳市龙华区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促成第一批5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文/何榕 李文俊

  打好“侨”牌

  为大湾区建设注入“侨动力”

  “江门是一个干事创业的福地。我这几年切身感受到江门对人才的关怀和对创新创业团队的扶持,公司得到了更多发展机遇。”2019年,马来西亚侨眷甘荣娇,携手其他归侨,在江门“侨梦苑”核心区成立江门市方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年的干事创业,坚定了其在这里发展的信心。“江门‘侨梦苑’核心区的专项扶持政策,让公司享受到高层次人才创业补贴。这项补贴在公司初创期作用很大,给公司的人才团队带来信心。”她说。

  一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把“侨梦苑”核心区建设工作放在侨务工作首位。

  去年10月,高新区(江海区)发布《江门“侨梦苑”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这是江门“侨梦苑”挂牌以来出台的首项专项优惠政策。同期,“两中心、六平台”(江门“侨梦苑”核心区综合服务中心、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华侨华人创业创新基地、双创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港澳青年创业创新基地、高新创智城、金融中心)揭牌启用,为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搭建起产业对接、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目前,“侨梦苑”核心区已累计接待海外侨领、高层次人才、港澳地区青年社团交流团等170多批超6000多人次。

  为支持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高新区(江海区)完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搭建,建成市级以上孵化育成载体数达1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家,为侨资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帮助新型科创企业迅速成长形成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江海区)加快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创新推出江门“侨梦苑”特色金融产品“侨资贷”,建立“税务+侨”服务合作机制等“侨”产品。同时,该区创新涉侨纠纷诉调方式,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涉侨联合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

  创新引领

  迈向大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高新区,高新区(江海区)全力推进创新引领,赋能产业发展。据了解,高新区(江海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4.5%、高品占比62.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9家,科技型小微企业1213家,瞪羚企业9家;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3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8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高新区(江海区)对标惠州仲恺高新区和中山火炬高新区,借鉴湾区先进高新区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措施,不断比学赶超。同时,制定《江门高新区争创全国50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高新区向全国50强奋进,力争跻身湾区一流行列。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创新协作更加紧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熠熠生辉,国际顶尖创新资源汇聚湾区。高新区(江海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效率对接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高新区(江海区)紧抓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东组团建设机遇,着力打造高新区—三江睦洲联动发展先行启动区,加快推动与三江、睦洲联动发展,建设深江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打造成为承接珠江口东岸城市特别是深圳产业外溢的“桥头堡”。

  据了解,2019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引进超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共141个,总投资额达571.38亿元;引进的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1090万元/亩、平均创税率达55万元/亩、平均容积率达3.4,均创历史新高。

  瞄准“落地江海、立足江门、依托湾区、辐射港澳、服务全国”目标定位,高新区(江海区)举全区之力打造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加速形成“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目前,高新区(江海区)已引进近70家安全应急产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进驻。

  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一环。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持续推进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核心区聚才引智,出台了全市首项博士后专项扶持政策——《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加快集聚博士后创新创业暂行办法》。政策试行3年来,博士后科研平台从7个增长至19个,增长率为171%;博士工作站从无到有,再到6个,增长率达600%;博士后人数由4人增加至26人,增长率达550%;博士人数由38人增加至81人,增长率为113%。

  此外,高新区(江海区)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思维,成功推动全市首家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成,并增设4家分站,形成“区域工作站+企业分站”的人才创新网络,为博士后集聚提供广阔平台,成功推荐江门市安诺特炊具制造有限公司、励福(江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建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软”“硬”联通

  加速画好湾区发展“同心圆”

  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港口——江门高新港投入使用;深茂铁路江海段建设工程、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江海段)加快建设,五邑路扩建工程全线通车;会港大道以北、云沁路以南、江睦路以西、南山路以东片区等安全应急产业园区路网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动工,高新区(江海区)“十纵十横”“公、铁、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成型,紧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硬联通”持续加速,“软联通”不断深化。

  高新区(江海区)粤港澳大湾区政务一体化进程蹄疾步稳,在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跨域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含湾区通办),为港澳居民和企业提供21个部门共计704项事项优先办理。

  30多年前,港商陈梁暖扎根江海创业,对这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感受颇深。他说:“如今,依托商事登记‘智能湾区通’等智能商事服务,港澳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跨境办理江门营业执照。”

  “让高新区(江海区)成为港澳各行业人士就业、创业、生活的良好聚居地和新空间。”江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持续优化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近年来,江门市儿童公园、龙溪湖阅读中心、城央绿廊碧道、下沙公园等相继建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天鹅湾小学、景贤小学、景贤初中等一批优质中小学大批招生,高新一小、滘头片区学校建设和江南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工程逐步推进,高新区(江海区)教育“黄金圈”初步成型。全市首个国家标准化代谢病疾病管理中心建成落地,儿童免疫服务中心釜山中心、下沙中心、茶庵中心全面开放,高水平三甲医院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项目正加快建设,医疗服务水平亦大幅提升。

  “随着高新区(江海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不断加深,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我将带动更多港澳朋友投资江门、投资大湾区。”陈梁暖说。

  江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与湾区城市的软硬联通,将高新区(江海区)打造为人才集聚、产业振兴、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