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成功
  • 浙江海宁高质量推进城镇社区规划建设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2023-01-28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查看原文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围绕“全域美丽、整体大美”目标,由风貌专班统筹引领、多部门深度配合,谋划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规划,探索城镇社区建设治理模式,以全域未来社区的理念全力推进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规划编制经验在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半年工作座谈会暨未来社区实践论坛(第二期)上做经验交流,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于近期获评省级优秀。
突出因地制宜,科学建设未来社区
一是“三轮调研”精准摸排全域公服。规划开展三轮公共设施分布调研工作,进一步摸清各社区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意愿诉求。收集全部社区问卷,有效提高了设施评估精准性,完成网络问卷2430份,形成所有镇(街道)现状设施一图一表,录入数据630条,建立了中心城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准确摸清了公服设施现状底数。
二是“三种形式”动态调整规划方法。根据前期4月疫情影响、5月全面复工、7月省级调研三段时期不同特点,分别采用线上问卷调研、线下座谈调研、公服设施补充调查三种方法开展调研工作。其中,在疫情时期灵活采用线上问卷方式,以图纸问卷与常规问卷两种形式,初步摸排出了社区基本情况,确保后续规划按时推进。
三是“四轮划定”逐步优化规划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按序进行四轮规划边界调整,解决城镇社区单元划分参考要素类型多、数量大、难统筹等难题。前三轮主要根据既有相关边界、建设计划与诉求、现有公服设施布局等进行划定,第四轮在第三轮基础上再次全面征求意见并优化,最终形成不突破开发边界、社区和镇(街道)主体认同、对现有社区边界影响最小、现有公服设施调整幅度最小的“5分钟”社区级单元生活圈和“15分钟”街道级单元生活圈。
突出潮城特色,创新建设城乡社区
一是“五项策略”深入提炼潮城元素。结合地方特点,逐步摸清我市社区建设的共性挑战与诉求,将我市现有社区归纳为旧改社区、新建社区、飞地社区、近郊社区、产业社区五类,对应总结出基础项标准放宽、特色个性指标增加、管理边界概念淡化、城乡场景建设联动、产业需求周边共享五项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社区建设“海宁模式”,确立了“潮城温暖嘉”的建设主题与目标。
二是“一套标准”精准指导社区建设。以省导则为总体框架,融入嘉兴市“温暖嘉”社区生活圈配置导则要求,结合建设策略对设施标准进行优化补充,总体形成了具有海宁特色的公服设施服务配置标准。如针对老旧小区空间不足问题,对设施配置的面积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增加设施共享引导建议,针对飞地社区边界杂糅问题增加城乡场景共建引导建议等。
三是“两破壁垒”创新打造融合典型。打破城乡壁垒,联动建设未来创业+产业、未来健康、未来建筑+风貌、未来教育+文化四大场景,形成“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协同推进的典型案例,如尖山村与黄湾社区分别推进建设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联合建设卫生服务站,完成后可为5000余名群众提供优质卫生服务;打破边界壁垒,全面融合飞地社区,在布局公服设施的同时,从近期增加设施管辖权限划分,远期给出现状社区边界调整建议两个角度,保障公服设施的联建共享,如海昌街道的碧云社区与硖川社区、碧海社区边界优化,实现8000余居民共享社区礼堂、家宴中心、社区食堂。
突出多维保障,稳步实现规划落地
一是四部门联动加强统筹。由住建部门牵头,民政部门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在社区边界调整建议中结合自身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正在编制的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基本排摸出具备协同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条件的特色单元,为进一步联动推进共富单元建设摸清底数;资规部门做好设施布局到控规优化的传导工作,保障规划有序落地。
二是多方面政策深化落实。聚焦一老一小,依据2022年我市人大作出的建设育儿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社会1号决议,将“一老一小”纳入未来社区建设重要内容,如在硖石风貌区中建设首个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关注存量更新,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旧改类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社区存量更新相关政策,明确了旧改类社区建设模式及资金来源。
三是多元化资金强化保障。扩展融资渠道,市城投已到位政府专项债券2.34亿元,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13.8亿,用于硖石传统风貌区项目运营;在上海自贸区获批人民币债券20亿,用于硖石传统风貌区项目建设;探索战略合作,市住建局与农行海宁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提供不少于200亿授信,已对未来社区等项目授信95亿,投放贷款32亿;加大财政支持,已拨付专项补助5900万元。(蔡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