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抚顺县(第一批)享受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的购机者信息公示表 后安镇开展“四送”志愿服务活动 全市工贸行业第一季度“双控”机制建设“擂台赛”,看看谁第一 峡河乡走访慰问贫困户真情关爱暖人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2022年隆尧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告 2022年县十届政协一次会议《关于金融机构扶持地板企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2013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海浪乡开展燃气安全排查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关于重新调整抚顺县2023年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的公示 抚顺县2021年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进展情况 石文镇开展送祝福鼓干劲慰问助企“开门红” 关于同意抚顺县消防专项规划的批复 2022年县十届政协一次会议《关于旅游沿线部分路段增加通讯信号的建议》的答复 抚顺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辽宁博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1·20”其他爆炸一般事故调查报告 2014年抚顺县政府工作报告 魏家庄镇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专题专栏【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 邢台市副市长、县委书记王文玉督导新华路西延工程
保存成功
  • 代表委员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阳江政府网 2023-02-04 09:47:00
    收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绿美阳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落实省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围绕“聚焦绿美阳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展开热烈讨论,表示要通过全域提升绿化品质、持续加大治污力度、改善农村环境等措施,让阳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提升绿化品质 建设绿美环境

 

  去年,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阳江蓝、生态绿成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我市森林蓄积量超3039万立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6平方米,绿色成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

  市人大代表李坤表示,阳东区将持续完善竹篙山森林公园、那龙河碧道、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等;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那龙河、寿长河等重点水系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有序落实“双碳”工作,由表及里提升阳东生态环境质量。

  市人大代表严钰章表示,近年来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阳春获得“岭南生态康养胜地”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让人备受鼓舞。“前段时间我去了花滩林场,那里环境特别好,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就是路比较难走。”严钰章认为,阳春应开发、利用并保护好生态优势资源,让阳江蓝、生态绿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把土地留给绿色,阳江的好山好水就一定会变成人民群众的好光景。接下来,我市将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动阳春、阳西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全域提升绿化品质。

 

  改善农村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乡土沃野旧貌换新颜。我市多措并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优美整洁的乡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和寻找乡愁的地方。

  市政协委员项仲陆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他建议,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进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同时,建议加强镇街风貌管控,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等治理,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稳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加大治污力度。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市人大代表潘双喜对此深有感触。她说,阳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建立起来,并印发实施《阳西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建议接下来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体系,强化现场检查督导,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基层群众支持参与到治污工作来,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加大治污力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绿美阳江的重要基础,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阳江。

  市人大代表李仕鹏表示,江城将下好生态“长远棋”,绘就绿美新画卷,深化绿化造林行动,保护城市古树名木;动工建设埠场环保园污水处理厂新厂,全面完成麻演、龙涛、龙湾工业聚集区污水收集工程,确保两个国考断面全年达标,为阳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绿美阳江作出新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提出的持续加大治污力度、有序落实‘双碳’工作等方面要求,让我们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也深感责任重大。”市政协委员甘向荣表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注重补齐生态短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双碳”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刘文龙表示,需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粪污转运机制,既能将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又能保护农村水体,营造绿美人居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减污、治污是其中重要一环,因而要积极实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