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中标新疆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65万千瓦光伏及生产综合楼工程(标段一)项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甘肃铁投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讨论 省地调院孙斌同志荣获第四届省直机关道德模范称号 同心向党、团结奋斗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祁门县发改委组织开展“惠民菜篮子”门店督查巡查工作 住建部门就小区加装电动车充电桩征求社会意见 【来宾绩效】一声“满意!”就是您对来宾的最美代言 省自然资源系统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知识赛复赛在韶关、阳江、揭阳三地举行 市道路运输行业党委组织出租车、网约车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暨“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授牌仪式活动 喜迎二十大 阔步新征程——市自然资源局技术部门城市信息中心喜获“甲级测绘资质” 关于温州市开发区西单元C-10a商业地块(一期)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公示 昆山市:强化河湖治理做好水生态文章 关岭县岗乌农业光伏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公示(行政许可公示(2022)221号) 吴中区:“四个聚焦”擦亮太湖生态底色 天元区局: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中铁四局2022年公务用车竞价转让项目成交结果公示 五公司渝黔铁路安置房项目首楼封顶 关于申报岳阳市2023年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请示 省水电设计院有限公司纪委组织开展财务审计人员廉政警示教育 南宁昭阳房地产有限公司申请朝阳大厦商业平面方案调整批前公示
保存成功
  • 2023年贵州省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毕节市自然资源局 2023-03-24
    微信查看
    微信扫一扫
    收藏 查看原文



(一)2022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论

贵州省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根据多年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由地质灾害发生条件以及气象等引发因素的变化情况,研判得出2022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率仍然较高,其发生总数可能在多年平均值(299.6起)下方变动,但西部地区可能偏重;突发性地质灾害占主要比例,主要灾种有滑坡、崩塌,而以滑坡所占比例较大;主要触发因素以降雨占主导,发生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9月,高峰时段在6~8月。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受降雨因素的影响较小,不具汛期时间规律分布,在枯季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了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区域划分,并编制了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布图(详见图1),各区块特征叙述如下:

危险性大区:六盘水市、毕节市南部、安顺市中西部、黔西南州北部及南部等地。其中,西部地区具有地形切割较深,地貌组合特征复杂,地层岩性软硬相间且不均匀性特点,并以煤矿开采为主的工程活动较为频繁,同时是贵州主要旅游区分布的区域,特别是主汛期可能出现异常的或极端的天气情况;北部、东北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没有西部地区起伏大,但区内地层岩性结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仍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也很频繁,且多年降雨特征显示区内在雨季的降雨量较为集中。因此,存在的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包括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仍是主要隐患。其发生发展既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多在汛期发生,又有与人为工程活动的联动性,即降雨和工程活动共同作用下发生。

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可预计性较差,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民宅的损毁等灾情。其规模主要为以小型为主、部分中型,可能有少量大型和极少特大型。易出现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的危害。

危险性较大区:主要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东部、毕节市北部及东部、铜仁市、黔西南州中东部、黔南州、黔东南州等地。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复杂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雨季降水的共同作用也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6月~8月雨水相对较为集中,多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洪涝,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规模主要为以小型为主、部分中型,可能有少量大型。

综上所述,2022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果列于表1。即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大暴雨、特大暴雨和连日中到大雨以及可能出现异常的或极端的天气情况。部分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不合理因素以及在人类工程活动的情况下又遇降雨而发生,特别是不稳定斜坡地带有较高的易发性。针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或风险斜坡,应加强监测工作,有重大威胁的应加强监测、管控或治理搬迁等工作。

(二)2022年地质灾害实况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地质灾害每年都有发生,高发时间主要分布在汛期,特别是特大暴雨、大暴雨和连日大雨以及极端天气情况常出现较大地质灾害威胁;随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不合理因素情况下又遇降雨而发生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而在不稳定斜坡地带地质灾害有较高的易发性,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带的居民房屋具体位置、工矿建筑物位置、瞬时人流量及人员密度等情况。

2022年我省累计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共22处,包含滑坡16起(占比为73%),崩塌5起(占比为23%),泥石流1起(占比为4%)(图2)。全省地质灾害发生地域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图3),人员伤亡主要在毕节市,共造成3人死亡,其余地区均未发生带有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图4)。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多的是六盘水市和毕节市(图5),22起地质灾害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合计6242.2万元(表2)。



(三)预测效果检验

2022年我省累计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共22处,包含滑坡16起(占比为73%),崩塌5起(占比为23%),泥石流1起(占比为4%)。从多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统计表来看(表3),各年发生地质灾害的总数量波动较大,但近5年灾害发生数量已明显减少,且趋于平稳,均保持在两位数。重大地质灾害(灾情等级为大型及以上的灾害)发生数量走势相对平稳,近8年来均保持在个位数(图6)。



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死亡失联人数均减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6起,同比减少21.43%;死亡失联人数减少1人,同比减少25%;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增加1652.47万元,同比增加36%(图7~图9)。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死亡失联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14.67起,同比减少40%,死亡失联人数减少减少22人,同比减少88%,直接经济损失减少9810.27万元,同比减少61.11%(表4)。年初发布的“其发生总数可能在多年平均值下方变动”的预测结论与地质灾害实际发生情况相符。


从空间上看,年初预测2022年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区为六盘水市、毕节市南部、安顺市中西部、黔西南州北部及南部等地。从时间上看,年初预测2022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5~9月,高峰时段6~8月。与实际发灾情况对比,2022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往年偏少,主要发生在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发生时间主要是5、6、7月,地质灾害实际发生情况与预测较为吻合,预测结论基本涵盖了地质灾害重点发生区域,整体预测效果较理想。


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一)地质环境特点

我省的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复杂,全省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从贵州省“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图10)来看,贵州省主地质灾害的中、高易发区广泛分布,地理分布呈西部和东北多高易发区的格局,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多、威胁大、分布广,具有“全、重、多”的特点。

(二)数据来源

1、地质灾害数据

在趋势预测过程中,以2013~2022年全省地质灾害10年连续观测数据为基础数据,分析地质灾害规律及开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逐月采集的全省地质灾害灾情数据。

2、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省气象局。


(三)趋势预测过程

1、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总体态势

从1993~2022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统计表来看(表5),各年发生地质灾害的总数量波动较大,但近5年灾害发生数量已明显减少,且趋于平稳,均保持在两位数。重大地质灾害(灾情等级为大型及以上的灾害)发生数量走势相对平稳,近8年来均保持在个位数(图11)。

近10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数量变化在22~710起之间,平均发生数为135.3起。重大地质灾害数量相对稳定,变化在0~22起之间,平均发生数为5.8起。


2、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近年发展趋势

这里所指的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有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各类地质灾害。从总体趋势来看(图12),近几年趋于平稳下降状态,一方面是近几年我省极端降雨天气较少,另一方面是我省近年来加大了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因此此类地质灾害数量并不多。


3、近年地质灾害危害情况

从2001~2022年间,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力度,从多方面着手减灾防灾。地质灾害在发生数量上较过去三年有所减少,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有所提升,地质灾害的危害情况仍不容乐观(图13)。


4、与去年及过去三年同期对比情况

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死亡失联人数均减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6起,同比减少21.43%;死亡失联人数减少1人,同比减少25%;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增加1652.47万元,同比增加36%。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死亡失联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14.67起,同比减少40%,死亡失联人数减少减少22人,同比减少88%,直接经济损失减少9810.27万元,同比减少61.11%(表6)。


5、主要因素预测

据地质灾害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统计,我省地质灾害的引发因素以降雨为主,特别是暴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9月,其中6~8月为高发期。因此,年度与主汛期的气象预测预报成为贵州省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测的一组重要数据。

(1)贵州省2023年1~12月降水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预报,2023年总降雨趋势如下:全省降水量700~1600毫米,其中遵义市大部、铜仁市西南部局地总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遵义市西部、东部和南部边缘、铜仁市大部、毕节市中北部、黔东南州北部、贵阳市北部、黔南州北部、黔西南州总降水量800~1400毫米;其余地区总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省之东北部、西南地区偏少2~3成,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多2~3成。

(2)贵州省2023年6~8月降水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1月5日提供的年度降雨预测,2023年6-8月降雨趋势如下:预计2023年夏季全省降水量在350~750毫米之间,其中遵义市东部、铜仁市中西部、贵阳市东部、黔南州北部、黔东南州大部夏季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遵义市西部边缘、毕节市南部、六盘水市大部、安顺市西部边缘、黔南州本部边缘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省内其余地区降水量450~6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西北部略多1~2成外,其余大部地区偏少2~3成。


(四)预测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即人为活动因素的加强,贵州山地气候的降雨量分布不均一性、异常或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较难预计。由于贵州省地质灾害成因十分复杂,在多年的资料显示,区内多突发性地质灾害,降雨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主要触发因素。因此,本次趋势预测是从地质环境的脆弱程度、地质灾害历史发生情况、主要引发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即以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历史发生情况统计与走势、山地气候降雨预测等综合研判得出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Gis空间分析法成图是以定量分析指标法研判为基础,通过MapGIS进行空间分析,生成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形,其空间分析算式可表达为:

式中:W表示判别区结果(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较大);

Z表示易发程度;

Yq表示总降雨量;

Yy表示主汛期降雨量;

C表示判别临界值走势。

在空间分析研判中,使用的是基于代表综合性地质环境条件的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与短期气候预测的雨量预报图的叠加。主要判别指标如下表7~8:


三、预测结果

贵州省地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根据多年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由地质灾害发生条件以及气象等引发因素的变化情况,研判得出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率仍然较高,其发生总数可能在近10年平均值(135.3起)下方变动,但西部地区可能偏重;突发性地质灾害占主要比例,主要灾种有滑坡、崩塌、泥石流,而以滑坡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引触发因素以降雨占主导,发生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9月,高峰时段在6~8月。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受降雨因素的影响较小,不具汛期时间规律分布,在枯季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了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区域划分,并编制了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布图(详见图16),各区块特征叙述如下:

危险性大区:六盘水市、毕节市南部、安顺市西部、黔西南州北部及南部等地。其中,西部地区具有地形切割较深,地貌组合特征复杂,地层岩性软硬相间且不均匀性特点,并以煤矿开采为主的工程活动较为频繁,同时是贵州主要旅游区分布的区域,特别是主汛期可能出现异常的或极端的天气情况;北部、东北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没有西部地区起伏大,但区内地层岩性结构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仍较复杂,人类工程活动也很频繁,且多年降雨特征显示区内在雨季的降雨量较为集中。因此,存在的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包括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仍是主要隐患。其发生发展既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多在汛期发生,又有与人为工程活动的联动性,即降雨和工程活动共同作用下发生。

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可预计性较差,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民宅的损毁等灾情。其规模主要为以小型为主、部分中型,可能有少量大型和极少特大型。易出现重大人员及财产损失的危害。

危险性较大区:主要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中东部、毕节市北部及东部、铜仁市、黔西南州中东部、黔南州、黔东南州等地。由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复杂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雨季降水的共同作用也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于6月~8月雨水相对较为集中,多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洪涝,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规模主要为以小型为主、部分中型,可能有少量大型。

综上所述,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果列于表9。即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大暴雨、特大暴雨和连日中到大雨以及可能出现异常或极端的天气情况。部分是人类工程活动的不合理因素以及在人类工程活动的情况下又遇降雨而发生。针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或风险斜坡,应加强监测工作,有重大威胁的应加强监测、管控或治理搬迁等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经过本年度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运行,我们除了在运行过程中及时调整修正相关流程、技术资料等来满足该项目的需求外,在取得了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也使我们在该项目运作上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存在问题

(1)在预警预报等级为橙色及以上所发布的专报中,注有相应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但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机理各不相同,准确度只能是区域性的。加上山地降雨预报的落区和雨量的精细化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大程度上要预报到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等级将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2)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逐步重视与落实,预警预报的精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目前省级只能作到县级行政区范围,需要市(州、地)和县级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可以到乡、村级。


(二)工作建议

(1)加强现有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机理研究,制定出不同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因素下的预警等级,在精细化的预警预报模式下,使预警预报准确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2)应建立市(州、地)和县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和地质灾害气象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将有望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服务能力。

(3)结合《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和《贵州省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及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我省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工作中。